中共哈尔滨工程大学委员会关于成立
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的通知
哈工程党发〔2022〕33号
各分党委、党总支、党工委,各处级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完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教党〔2021〕79号),进一步完善党对高校教师工作的领导,构建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党委教师工作部统筹协调,各部门履职尽责、协同配合的大教师工作格局,经校党委研究,决定成立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
一、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组成
主 任:党委书记、校长
副主任:分管教师工作校领导
成 员: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纪委办公室/监察处、校工会、党委学生工作部、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科学技术研究院、人力资源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等部门主要负责人。
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党委教师工作部,代表学校党委履行党管教师工作的职能,统筹协调学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二、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及成员单位主要职责
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研究审议学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重大事项,指导相关部门开展工作。
党委教师工作部主要负责制定制度规范和工作规划;统筹开展教职工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教育;实施师德考核评价;统筹开展教职工激励工作;统筹师德违规惩处工作。
党委组织部主要负责发挥教职工党支部在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对教职工的政治引领和先进分子的政治吸纳。
党委宣传部主要负责加强教职工意识形态工作和政治理论学习,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典型。
党委统战部主要负责加强对党外教职工的思想引领和团结教育。
纪委办公室/监察处主要负责对各单位落实教职工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监管责任的再监督,对教职工违规违纪的案件依规依纪进行查处,对履职不力的单位或个人进行问责。
校工会主要负责保障教职工依法参与民主管理权利、维护合法权益,加强教职工身心关怀,开展各种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师德师风建设文体和实践活动,定期帮扶救助病困及慰问一线和先优教职工。
党委学生工作部主要负责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师德教育、监督,必要时为学校教职工提供心理健康辅导。
本科生院主要负责做好本科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对本科生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师德进行监督。
研究生院主要负责做好研究生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加强研究生导师师德教育和监督。
科学技术研究院主要负责加强科研育人,抓好科研诚信教育,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开展学术不端警示教育,做好学术不端问题查处。
人力资源处主要负责在教职工管理中将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和业务能力考察落到实处,严把选聘考核关。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主要负责落实外籍教师相关管理规定,做好外籍教师的日常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三、教师工作三级联动机制
学校建立校党委、各分党委(党总支、党工委)、教职工党支部三级联动的教师工作机制,强化基层党组织在教职工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的作用。
各学院院长与分党委(党总支、党工委)书记是学院教职工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落实学校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各项工作部署,做好本学院教职工日常提醒和教育,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把握教职工思想动态,排查问题隐患,重视教职工身心健康,关心和解决教职工的实际问题。要统筹资源,加强教职工思想引导、培训培养、发展咨询、实践锻炼等工作,提高教职工思想政治素质和育德育人能力。
各教职工党支部是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教职工的基本单位,承担本支部教职工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责任。要做好发展教职工党员工作,重点加强对青年教师、海外归国教师和高层次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要把教职工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考评作为党支部发挥政治功能的重要抓手,在教职工成长和管理各环节发挥政治和师德双把关作用。
各机关部门、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落实学校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各项工作部署,做好本单位教职工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的教育、提醒、监督等日常工作。
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成立后,不再保留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委员会。
特此通知。
中共哈尔滨工程大学委员会
2022年5月27日